90后重庆小伙儿辜国强在组装花丝镶嵌作品“凤引九雏”。新华社发
在浙江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,陶瓷艺人在瓷器上作画。新华社发
湖南泸溪县,手艺人李铁骑在展示“踏虎凿花”苗族传统手工艺作品。新华社发
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村民在刺绣。史开心摄/光明图片
编者按
广袤山乡,有这样一群人:他们默默无闻,却靠着一双双巧手传承传统技艺、助力家乡发展。雕刻彩绘、造屋筑桥、器具制作、刺绣印染……有他们的地方,就有民俗风物之美,也有产业致富之路。他们,拥有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——乡村工匠。
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”“育好用好乡土人才”。此前,国家乡村振兴局、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挖掘培养一批乡村工匠,促进农民创业就业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。今天,让我们走近四位乡村工匠,观摩他们的“指尖绝活”,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,感受他们传承技艺、惠泽一方的拳拳初心。
(项目团队:本报记者 张胜、王胜昔、李晓东、周洪双、李宏、张国圣、苏雁、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段阳东、叶春艳)
云南普洱茶:古老而智慧的茶文化系统******
行走大地之上,俯仰山水之间。云南征服我们的不止是野趣,还有舌尖。一山一味,一寨一韵,老少咸宜,正是普洱。
普洱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,在普洱市,至今分布着许多古茶林。
2012年,云南普洱古茶园及茶文化系统入选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普洱茶有什么独特魅力?云南普洱古茶园及茶文化系统有什么特点?种茶模式有何不同之处?为什么能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?
本期节目,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、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李先德,带您了解云南普洱古茶园及茶文化系统。
科学顾问:李先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、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
监 制:战 钊、廖丹凤
策 划:宋雅娟、武玥彤
统 筹:武玥彤
导 演:谢 芸、张 蕃
拍 摄:肖春芳
联合出品:中国科协科普部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